广告
当前位置: 车主之友-> 热门 > 内容

推进新型工业化,广东如何以“智”取胜?|专家圆桌

来源:金羊网 时间: 2023-12-25 10:11 阅读量:9535   

眼下,新型工业化成为各地抓经济、促发展的“热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经济大省广东如何真正挑大梁?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此前,广东召开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大会提出,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新担当新作为创造广东新型工业化新辉煌,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近日,南方+邀请多位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院士学者以及家具、建筑材料行业的专家展开圆桌对话,为广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质量强省建言献策。

对话嘉宾

王迎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新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袁明男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

王克广东省家具协会会长

陈环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对中国式现代化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

南方+:从国内外的制造业发展历史进程看,为什么我国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这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怎样的意义?

王迎军:当前,新工业革命在全球深入推进,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产业、传统经济规律、传统分工格局带来颠覆式影响。我国要成为新工业革命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就必须通过新型工业化加强数字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全价值链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商业生态各方面的数实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还将重构中国竞争力,有利于发挥知识、技术、人力资本、数据等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形成破解新约束的技术、产品、服务和产业。

推进新型工业化也是应对国际科技与产业竞争的关键举措。随着美国不断加强对我国科技等多领域的遏制,我国进一步暴露出产业基础能力薄弱、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等领域存在短板的问题。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有利于我国深入参与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分工新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陈新:从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来看,渐进式推进三次工业革命是普遍经验。对于我国而言,一方面,工业化的时间相对较短,采取的是三次工业革命并行的“跳级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旧有的快速发展“机会”在现代社会几乎已经不存在。这注定了我国必然走的是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

产业是经济发展之基。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中国式现代化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为此,必须坚持科技创新,扎实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制造业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现代化产业体系若不以科技自立、产业自强的实体经济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进一步提升开放力度

充分融入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

南方+:基于广东的发展现状与实际,广东推进新型工业化有什么“新”内涵?

陈新:结合广东制造业发展实际,新型工业化的“新”主要表现在新科技、新产品、新生产、新目标和新格局五个方面。

新科技,是指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科技革命,深刻影响了广东制造业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和颠覆性;新产品,是指新技术赋能下诞生的新产品,比如广东打造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移动终端、高端智能装备等新兴增长点。

新生产,是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生产方式将全面普及,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全球化,涌现了海天味业、尚品宅配等转型标杆;新目标,具体是指产业安全自主可控、产业基础高级化以及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华为的“遥遥领先”就是典型代表。

新格局,是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进一步提升开放力度,增强工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充分融入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这也是广东推动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

王迎军:新型工业化要注重产业集群的融合发展,包括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以及产业集群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相互支撑的生态系统。

同时,注重新型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近期广东出台“技改十条”,体现了对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基础设施的关注。

此外,还要注重未来产业的前瞻部署。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在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方面超前谋划和前瞻部署,才能实现长期的产业引领。广东要聚焦创新驱动,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上聚力攻坚,在创新成果转化上加力增效,努力增强科技和产业创新策源功能。

袁明男:新型工业化是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它的新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智能化,核心发展动力来自科技创新驱动;二是绿色化,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劳动者权益保障;三是高端化,实现产品质量高端化、生产过程集约化、生产效益最大化,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

增强技术支撑能力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南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广东应如何聚焦创新驱动,推进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陈新:广东要加快产业创新的平台载体建设,扎实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科技创新园区、创新孵化载体等,显著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承载能力;大力提升园区创新人才集聚力、科技开发等公共服务能力,使技术链、资金链、人才链、信息链更加顺畅,让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冒得出、长得大、留得住。

广东还要着力巩固与加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充分发挥战略性支柱产业已有优势,攻克产业链上难点堵点痛点。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培强资金链,集聚人才链,强化政策供给与创新要素汇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支撑优势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建设,打造若干个世界级产业集群。

重点围绕产业集群建设,广东还要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引领型、市场主导型“链主”企业,提升全球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培育一批深耕细分领域、拥有独门绝技的“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增强产业链上重要节点的技术支撑能力。如此,才能筑牢现代产业体系“四梁八柱”,为加快建设一批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

王迎军:广东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应注重推动“三个化”。

一是推动先进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集中优质资源进行先进制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好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二是推动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化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实现双向赋能。

三是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充分发挥广东制造业配套体系完备和超大规模市场的独特优势,加快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大力引进高质量项目、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袁明男: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机构应该将制造业作为支持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比如,聚焦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涉及的产品升级、项目技改、产能提升、科技创新等转型痛点,应加大金融资源要素配置力度,持续强化“输血”功能、化解资金紧缺矛盾,进而提升制造业企业的“造血”能力。

中小企业是制造业领域的主要经营主体,此类企业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信用风险相对较高、缺乏有效担保。建议政府出台全省统一的增信政策,明确各种模式在业务流程、准入标准、补偿比例、贷款要求等方面的做法,重点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产业链,建立完善的系统性风险分担机制。

建设广东行业数字大脑

提供一体化数字化转型服务

南方+: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广东应如何持续提升制造业“含金量”“含智量”“含绿量”?

王克:以家居行业为例,新的消费趋势对泛家居行业提出了新要求。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的全面应用,整个行业进入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数字产业集群化时代。

当下,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家居行业也要进行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对内,打通从原材料、生产、仓储、物流、配送到消费的内循环。通过数字化赋能,将过去制造业企业里的设计端、制造端、财务端串起来,打破企业内部的数据孤岛。

对外,通过数字化改造,打通从生产企业、经销商、渠道到终端客户的外循环。此外,还要深入挖掘家电、灯饰、窗帘、陶瓷等泛家居领域的数字资源,实现数字资产变现,打造“泛家居数字化产业生态圈”。

陈环:传统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广东建筑材料行业属于传统产业,水泥、玻璃等细分领域的数字化水平较高,但行业整体水平依然参差不齐,也尚未建立完全打通生产和产业链的数字化平台。如何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成为当前建材行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挑战。

当前,广东建材行业正在推行技术改造,相继推出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的环保技术和设备,以自动化器械代替人工,以智能化器械代替非智能化器械,不断实现个性化柔性定制、智能仓储、智能物流,并逐步向“无人工厂”发展。接下来,我省建材行业将结合建材各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提升整个行业发展水平。

王迎军:广东要引导龙头企业从数字化转型向数智化转型转变,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全价值链的数智化,探索大语言模型在企业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创新应用。

同时,鼓励供应链重点企业加强对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的引导和帮助,制定数量、成效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对有效带动上下游转型的重点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广东还要以开源和开放标准构建“综合型+专业型+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广东行业数字大脑,以政府购买或补贴形式,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的数字化转型服务。

陈新: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广东要突出抓好现有主导产业的变革升级,提升诸如制造母机类的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与关键原材料等产品的自主供给能力;以新技术推动产品高端化,以新供给引导消费升级,增强消费新动能;通过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重视网络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升级,积极拓展企业发展的新空间等。

南方+记者 昌道励 许宁宁 见习记者 曾良科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排行榜